陕西结婚风俗(故乡的婚姻习俗)

网友采纳

我的故乡位于关中西部,是青铜器之乡,是先秦大将白起、现代上将李达的故乡。在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中,古老淳朴的眉县人一直保留着古代的婚姻习俗。

陕西结婚风俗(故乡的婚姻习俗)

订婚

俗话说:“无规矩不成方圆。”现代婚姻虽然自由,但还必须讲究一定的规矩。而现代婚姻,虽兴自由恋爱,婚姻自主,但还保留着古代的订婚习俗。

背见。背见就是男女双方,经媒人介绍,约定日子、地点,**次见面,叫背见。背见,只是见个面而已,互不交换任何礼品,甚至连话都不说。背见,及一见钟情,双方**感觉良好,才谈婚论嫁。

打听。背见后男女双方若无意见,还得互相打听。通过熟人查询祖孙三代的家风人品,家族病史等,打听男女双方的个人作风情况。经过双方打听,无异议,方可订婚。

繎花。繎花就是将花繎住。花,比喻对象。媒人征求双方本人及父母意见,双方有意者,才提“繎花”之事。一般由男方给女方家提棉花五斤到十斤不等。因为男方提繎棉花必须到女方家里去,通过进一步观察女方的外形、容貌、家境等情况。

订婚。男女双方已经比较了解熟悉,才择日举行订婚仪式。俗语叫看屋,现在是看屋搭礼一次进行。指女方看男方的家庭情况,随行有女方舅家、姨家、姑家代表和女方的父母,甚至伯父、伯母、叔父、叔母等。搭礼指男方的亲属一般与女方对等。搭彩礼须经媒人之手。
下小货。俗语叫“下零碎”,诸如鞋面、袜子、头巾之类,还要付给女方准备嫁妆所用的小钱。过去一般一百元到二百元,现在发展到一两千元。

下大货。标志将要结婚。就是男方给女方送结婚用的东西,诸如衣物、首饰、被子等等。一般经媒人手,大体有八件(身)衣服,三到五床被子,三十斤棉花。现在直接现金5到10万元不等。


结婚

自古以来,家乡结婚仍保留着古代一些习俗,归纳如下:

问庚。俗称“问肯”,即男方问女方的肯心。实际是要女方的生月时分,即女方时辰八字。

领证。即男方邀请女方领取结婚证。这也是女方向男方索要东西的最后时机。一般先上街,置买一定的结婚用品,多数是必备的,也可索要更多的。多数情况下男方会一一照办。

打婚单。领证后,男方按照男女双方的生日时分,请阴阳先生占卜良辰吉日,打婚单,俗称“看日子”。婚单内容主要有结婚的日子和双方应该注意的事项等。

下帖。结婚日子确定之后,男方长辈择日去女方家通知。主要带上婚单、请帖和一身红色衬衣。一般是全贴,即24张。女方给男方一个回帖,也叫照帖。

看路。看路就是结婚前一天,男方派人给女方家要送尼加、担箱子,查勘沿途轿车经过的路线。

迎娶。迎娶的人员一般有新郎的兄弟和一名小男孩,共六人,由政客带领。政客提货笼,内装两瓶酒、两条烟、两包水果糖以及22个花礼馍,女方收下礼,回两瓶水即可。

迎娶的人必须赶婚单规定的时间赶到女方,把新娘娶回家。花轿(婚车)到了男方大门口,轿口(婚车)要按婚单上所示方向停好,*竹点响后,一男童身披被面,手端着醋坛石,围绕花轿(婚车)顺时针转三圈,逆时针转三圈后,将醋坛石泼洒在花轿(婚车)下,新娘才下轿(婚车),现演变为新郎将新娘从婚车上抱回家。

拜堂。俗语叫拜天地,举行结婚仪式。上午12点整开始,一般由婚介公司主持。在婚礼仪式上,新郎的父母直接给新娘钱。新娘的父母直接给新郎钱。

待客。无论是早饭还是午饭,首席先请媒人入席,紧接着其他客人入席,然后开席待客。

谢媒。一般在午饭后由娘家人谢媒。谢媒一结束,女方客人主动提出回家,男方应热情相送。

在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的今天,婚姻习俗在农村已渐渐淡化。随着人们的生活进入快节奏时代,农村婚姻习俗已朝着城市婚姻的方向快速发展,被新型婚姻方式逐步替代。

作者简介:

侯省彦,陕西省眉县人。1953年10月出生,1974年2月参加工作,1978年11月入党,凤翔师范毕业,小学高级教师。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、陕西省首批“百姓学习之星”、 宝鸡市**党史专家库专家、宝鸡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讲师团讲师、宝鸡市首批“百姓学习之星”、宝鸡市关工委“优秀讲师”、 宝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获得者、被宝鸡市关工委、宝鸡市文明办授予“突出贡献”奖章。长期从事扶眉战役史料征集、整理、研究、编撰等工作,曾多次参加扶眉战役纪念馆布展工作和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活动。其事迹从**到地方各级各类媒体已报道,并载入宝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志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。

显示全文

回答时间:2024-03-29 17:38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