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升资讯

麻雷子(麻雷子的威力)

8balincan|
340

刚刚过去的除夕是寂静的,由于大连今年颁布了禁止令,这个元宵节也注定是寂静的。往年的元宵夜,总会看见孩子们提着灯笼,和大人们一起,一边燃放烟花*竹,一边相互追逐打闹的场景,今年由于没了烟花*竹,嘻嘻打闹的场景也淡了不少。正如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所说,*竹声中辞旧岁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
麻雷子(麻雷子的威力)

*竹,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,用火烧竹,毕剥发声,以驱除山鬼瘟神,便谓之“*竹”。火*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*,接以引线,燃之使*炸发声,亦称为“*竹”。也叫“*仗”、“炮仗”。北方多叫“炮仗”,大连就是。由于燃放*竹喜欢连续不断,*竹又可以连接成“鞭”,所以又有“鞭炮”之称。实际上“鞭炮”有大小*竹合称的意思。

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正月元日,雞鳴而起,先於庭前*竹、燃草,以辟山臊惡鬼。”唐刘禹锡《畲田行》:“照潭出老蛟,*竹鱉山鬼。”清沈复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遊览既毕,宴于水閣,命从者放*竹。轰然一响,万山齐应,如闻霹雳声。”鲁迅《伪自由书·电的利弊》:“外国人用火*制造子弹,中国却用它做*竹敬神。”唐元稹《生春》诗之十三:“*骑燃*竹,争唾小旋風。”可见,*竹与春节在传统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。

既然过年放炮仗是年俗,那么过年放炮仗这种屋外活动对于家里的大小男人们来说,就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活动。每餐之前,元宵节晚餐之后,都是要跟着家长们一起燃放的。小时候,我们家住在现在被称为“中国的冷极”,内蒙古的根河市。还记得有一年除夕,爸爸带着我们抬着一个镀锌铁打制大洗衣盆,出去燃放。洗衣盆中装满了鞭炮,有小鞭,二踢脚,麻雷子,各式各样的烟花值得一提的是,那一天我们第一次燃放了“小礼花”,记忆深刻。

乔迁大连之后,看见大连人过年燃放的礼花,才知道那个“小礼花”,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呲花!

大连人到底有多爱放炮仗,不常年住在这里,你是体会不到的。大事小情,红白喜事,乔迁落后,不管盖多高的楼,只要浇梁(过去用木头,叫上梁;现在用混凝土,是浇梁。)必放。高高的塔 上, 上长长的鞭炮,点燃后旋转一圈,抬气势,哄气氛,煞是好看。

每逢过年,腊八开始,断断续续,鞭炮稀稀疏疏,直到正月结束。除夕夜,更是响声不断。卯时到子时,渐入佳境。人们常常用*豆来形容鞭炮齐鸣,进入子时,早已没了个数,跨年时间更是如飞流直下,轰鸣中,依稀可辨的只有礼炮的炸响声。在家聊天儿要喊,每年必看的春晚,此刻也成了默片……

北方,尤其是东北,过年讲究吃饺子,家家户户都要在燃放鞭炮结束后,给家长拜年,然后一家人坐下来吃饺子。因此午夜过后,鞭炮声逐步减弱,恢复到零零落落的想起,持久,持续。

大连放炮仗夸张的时刻,要数每年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。大连几乎是每一家企事业单位,都要燃放的“开门炮”。

燃放开门炮的讲究很多,除了要讲究长幼尊卑,门口大小,时间长短之外,要选择时间、地段,还要将鞭炮整齐地摆放在街面,保证鞭炮燃放之后,红色的纸屑可以铺满街面,这叫“鸿图大展”。

开门炮也是一个企业和单位实力的展现,因此不免会有些攀比较劲之气。少的成千上万,多的几万、几十万。我曾经工作过的公司位于大连港湾广场和二七广场之间,是写字楼比较密集的区域。有一年公司效益不错,放完几万元,一个皮卡鞭炮之后,大家意犹未尽,公司重又买了一皮卡。全部燃放之后,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回去工作。

开门炮夸张的是,礼花只当礼炮放。大连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礼花,体积大小类似于家里的床头柜,有的大一些,有的小一些,有的高些,有的矮些。内里排布着十几个、几十个0.5吋至5吋的炮管。每一个炮管内装有一株礼花。就是这家伙,让我知道了自己小时候放的所谓礼花,其实就是呲花。

说夸张是因为开门炮燃放这种礼花,不为看花,只为听响。燃放时也是将礼花依次排在街道上,然后依次点燃,礼花就会依次飞向天空,然后炸响。大多的公司都开设在高层的写字楼内,加之周边高楼林立,每一次礼花(哦已经被当成礼炮)绽放的*炸声,都如同人们用手掌重重的拍打铁门的力度,拍击着玻璃幕墙或者玻璃窗,让室内的人担心玻璃随时可能破碎……

这样的情况,会持续第一个工作日的整个上午。

除了开门炮之外,大连每年还有开海节,海神节燃放烟花*竹的力度大致相同。你说,大连人,到底有多爱放炮仗!

多少一句,大连人脾气火暴,言谈直接,情绪外露,待客热情,也有点象*竹筒。这是不是爱放炮仗的原因之一呢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