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升资讯

陆姓_陆姓起源

8balincan|
855

陆姓是中国人口多的第六十一位姓氏,在江浙沪、两广地区有影响。当今陆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.36%,总人口大约在480万。

陆姓_陆姓起源

陆的名义

陆,为大土山,亦称高平之地,泛称陆地。是一会意字,左边表示很高的意思,右边示其有土无石。陆人与生活在陆地上的一种名“螽”的昆虫有关,称陆螽,陆螽是一种能跳、繁殖力强,又能作食物的昆虫。陆终氏族是以捕食善跳的这种昆虫的部落,加之氏族子孙繁衍也确像陆螽那样的众多,氏族就以陆螽为原始图腾,同时也成了氏族之名,螽、终同音,而成了陆终氏族。陆终氏族之后出现了陆地名和陆氏族,建立过陆国,终出现了陆姓。

陆姓起源

陆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:

一、出自颛顼

据说颛顼之子称,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。称之子老童,老童之二子黎、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,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,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。祝融氏黎有罪被诛,其中一支融入九黎族中南迁。吴回继任祝融氏,吴回之子陆终,陆终氏族早居于陕西西部秦岭北、黄河南北地区。陆终氏族随夏氏族东迁进入山西平陆,其中的一支再东迁到大陆(吴泽),今河南获嘉,这已经靠近了先祖颛顼之墟。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,亲夏的陆终氏族受商之压迫,东迁山东汶上北的平陆,汉朝因此地置东平陆县,与山西的西平陆县相对。东平陆的一支陆终氏族又向北迁到陆乡,在今山东陵县。据甲骨文记述,商朝武丁时期(公元前1250年%-公元前1192年在位),在山东汶上县存在陆国,至周武王灭商后,陆终氏族所建立的陆国被鲁国所并。陆终氏族之后的陆氏的历史至少有3100年。

二、出自妫姓

战国时,齐宣王(公元前319—公元前301年在位)封少子田通于陆乡,子孙以陆为氏。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,今山东陵县。妫姓陆氏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。

三、出自允姓

西周末,西部允姓戎人一支进入秦岭北的骆谷,此地为陆终氏的始居地区,陆终之长子名昆吾,居于骆谷的戎人取陆终昆吾之简称为陆昆,因变音为陆浑,史称陆浑戎。在春秋初陆浑戎一支东迁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,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陆浑国。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,晋顷公灭陆浑国,子孙遂以国为氏,成为华夏一份子。允姓陆氏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

外族基因融入

秦汉时期,广西古称骆越,也称陆梁之地,骆越人的后裔多以陆为姓,是壮、布依、黎等族的先民,今广西汉族、壮族多陆姓与此有关。西汉初匈奴人中有一支陆姓部落降汉入籍中原。魏晋南北朝,中原板荡,战火纷起,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中原,中原百姓南迁东移,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,陆姓中同样也发生这类**。北魏孝文帝率领鲜卑诸族入主中原,代北九十九部落的姓氏全部改为汉族姓氏,与**混居,其中复姓步六弧氏为陆氏。从此以后,华北中原大地上的**无纯血系可言。明朝初,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六子阿里不哥,因避难于湖北洪湖下新河乡,隐族埋名,遂以排行为姓,也姓陆。清朝时驻锦州的满洲八旗人中也有陆姓,此陆姓可能出自汉族,后来又变回汉族。这些少数民族与**长期混居,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汉族。

陆姓分布

陆姓分布频率图

从明朝至今陆姓人口由52万增到480万,增长了近9倍多,陆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。宋朝至今1000年,陆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∧形的态势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、江苏二省区,大约占陆姓总人口的42.7%。其次分布在上海、浙江、广东、贵州、安徽、云南,此六省市又占了陆姓人口的36.6%。广西居住了陆姓总人口的22%,为陆姓第一大省,江苏紧随其后,为20.8%。全国重新形成了东方江浙沪和南部两广的二块陆姓聚集区。在600年期间,陆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,人群由东部向华中、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,同时,向南方和西部的**已经成为重要的**流向。

陆姓血型

陆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

陆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:

O型占35.3%,A型占28.6%,B型占27.8%,AB型占8.3%。

陆姓名人

陆机

陆机(261年—303年),字士衡。西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与其弟陆云合称“二陆”,又与顾荣、陆云并称“洛阳三俊”。陆机“少有奇才,文章冠世”,诗重藻绘排偶,骈文亦佳。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,被誉为“太康之英”。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,形成”太康诗风“,世有”潘江陆海“之称。陆机亦善书法,其《平复帖》是中古代存世早的名人书法真迹。

陆游

陆游(1125年—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宋孝宗即位后,赐陆游进士出身,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。宋光宗继位后,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,不久因“嘲咏风月”罢官归居故里。嘉泰二年(1202年),入京主持编修孝宗、光宗《两朝实录》和《三朝史》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嘉定二年(1210年)去世,留绝笔《示儿》。

陆九渊

陆九渊(1139年—1193年)号象山,字子静,自号象山翁,世称象山先生、陆象山,存斋先生,被后人称为“陆子”。在“金溪三陆”中负盛名,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,与理学家朱熹并称为“朱陆”,是宋明两代“心学”的开山鼻祖。他自幼聪明好学,具有成为一名哲学家的天赋和条件。其自学成才,将儒家孟子的思想和佛教思想相结合,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来理论,经其****傅子云、等人的发挥,元代赵偕、李存等的继承和明代陈献章、湛若水的发展,经王守仁集大成,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“陆王学派”,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,影响极大。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。

陆姓传统文化

郡望和堂号:陆姓的主要郡望有平原、河内、吴郡、河南等。陆姓的堂号除与郡望相同外,主要还有忠烈、黜霸等堂号。“忠烈”堂号来源于南宋左丞相陆秀夫,誓不降元,立益王于福州。元兵破崖山,秀夫从容仗剑驱妻、子蹈海 。然后负帝投海殉国。

陆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:

河北三虎;洛下双龙。

剑南万卷;云间二龙。

唐推内相;清著循声。

鹅湖学派;莲社高风。

怀橘归遗,奇童知孝;梦莲应兆,才女工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