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升资讯

史姓(史姓的来源和历史)

8balincan|
1226

史姓是中国人口多的第八十三位姓氏,尤盛在豫冀鲁大地。当今史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.21%,总人口大约在285万。

史姓(史姓的来源和历史)

史的名义

史,为古代王者身边的记事**,王有言动必书,左史记事,右史记言。在甲骨文中史字,象手持武器从事狩猎或作战,其武器或为丫槎,或为丫槎与棍棒缚以石块做成的锤形物。先民们狩猎,或征伐时,大多为集体行动,史是这一队人的领头者。后来因分工之因,小篆字发生了分化,出现吏、史、事三字。史,本义为官吏。史人自然是世代从事记事或记言官位的家族,以此为氏族的名称和族徽,终出现史姓。

史姓起源

史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:

一、出自仓颉之后

仓颉,也称苍颉,又称史皇氏,其后有史氏。

二、出自周太史史佚之后,以官为氏

据说世上第一位有名望的史官是黄帝的史官仓颉,也称苍颉,又称史皇氏,是中国汉字的发明者。作为记事之官的史,当在文字产生之后。据说夏朝已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,文字出现以后,常由掌管贞卜祭祀的巫来记录,称为巫史。到了商周,为王室执政之官称卿史,为诸侯执政的官称御史,这在殷墟卜辞中已经得到了证实。周王室置太史、内史;鲁国置太史、外史;晋、郑、卫等国置太史;齐国置太史、南史、御史;楚国置左史;秦国置内史;赵国置内史、御史;魏国置御史等等。按先秦时产生氏族的规则,世袭官职的后代的支系中常以官名为氏,因此,史氏出自官职之名是可信的。至于是否是出于姬姓、妫姓、姜姓、芈姓?已经不重要了。但是可以肯定史氏的历史十分悠久,估计至少有4000多年。

外族基因融入

外族血液融入史姓主要发生在隋唐之际,主要的**有:隋唐时西域昭武九姓国有史国,进入中原定居后以史为姓。唐朝突厥部落阿史那氏族,凡进入中原的族人均改姓史。唐时的奚族中也有史姓。这些外族人与汉族混居后均被同化成汉族。

史姓分布

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史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285万,增长了12倍多,史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,史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四省,大约占史姓总人口的44.2%,其次分布于山西、安徽、陕西、辽宁,这四省又集中了史姓人口的21.7%。河南为当代史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史姓总人口的13.9%。全国形成了豫冀、鲁苏二块高频史姓分布区域。在600年期间,史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、元、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,向南和向西是流动的主流,同时出现向东北**的情况。

史姓血型

史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:

O型占31.1%,A型占27.8%,B型占31.3%,AB型占9.8%。

史姓名人

史天泽

史天泽(1202年—1275年) ,字润甫。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。史天泽少善骑射,勇力过人。史天泽“出入将相五十年,上不疑而下无怨”,甚至被人比作郭子仪、曹彬。他一生谨慎,多谋善断,料敌用兵,主张攻心为上,力戒*掠。史天泽及其家族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下功劳,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,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。

史可法

史可法(1601年—1645年),字宪之,号道邻,明末抗清名将、民族英雄。史可法于崇祯元年中进士,任西安府推官。后转平各地叛*。北京城被攻陷后,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(弘光帝)为帝,继续与清军作战。官至督师、建极殿大学士、兵部尚书。弘光元年(1645年),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,不久后城破,史可法拒降遇害。南明朝廷谥之为“忠靖”,清乾隆帝追谥为“忠正”,其后人收其著作,编为《史忠正公集》。

史铁生

史铁生(1951年—2010年),出生于北京,中国作家、散文家,北京作家协会原副主席,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原副主席。史铁生是中国文学界的中坚人物,以真诚著称,也被先锋派作者奉为精神领袖。他年轻时就双腿瘫痪,后又患上尿*症,靠透析维持生命,自称“职业是生病,业余在写作”。代表作品《我与地坛》《务虚笔记》《病隙碎笔》。

史姓传统文化

郡望和堂号:史姓的郡望主要有宣城、武昌、京兆、河西、建康、高密、河南等。史姓的堂号除与有郡望同名外,重要的有忠烈堂。“忠烈”堂号典出明朝的史可法。史可法为明末以大学士、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抗清。城破自刎不成被俘,清人劝降,他坚决不投降,为明朝壮烈牺牲。后人纪念其忠烈而命堂号。

史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:

直弓如失;忠谏伏蒲。

茅庐炼*;梅岭招魂。

南坡传世诗书画;岵冈动人竹石兰。

光依日月,荣二字之褒;气吐风云,勤千秋之略。

史良娣得产皇孙,故储有后;史翰林乞假归娶,嘉耦相攸。

家训格言:明朝史桂芳的家训警句值得一读,尤其他对“劳”和“逸”有其独到之见,他训诫子孙牢记:“劳则善心生,养德养生咸在焉;逸则妄念生,丧德丧生咸在焉。”他认为:“人生天地间,只要勤苦方可做圣贤。”他所强调的思想与清胡达源“物闲则蠹,人闲则废” 的主张和清庄受祺的“能勤则万善皆举,好逸则万善皆废” 的家训是一致的。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定从烈火中锻来;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,须向薄冰上履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