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升资讯

柳永原名是什么(醉心功名,却被迫填词,且看宋朝娱乐圈超级大腕柳永的别样人生)

8balincan|
95

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分享柳永原名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。

柳永原名叫三变,后改为永。人们都知道他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,也知道他大半生流浪,是个“专业作家”。柳三变跟他同时代的几乎所有作家都不同,他虽然也热衷功名,五次参加礼部的考试,但命运偏偏给他开了大半生的玩笑,前四次都让他落榜。到了五十岁的时候,他才考中进士,得以进入仕途。进入仕途后,却长期得不到升迁。他是不幸的,但又是幸运的。因为正是落榜,让他到处流浪,不得不靠填词为生,因此成就了他的文名。而也正是因为填词,才让他两次得罪皇上,一次因填词被黜落,一次因填词不得升官,还有一次因为文章风格不合皇帝的胃口而落选。但是在当时的娱乐圈,他却广受欢迎,他填的词被歌妓们广为传唱,成就了无数的名妓,而同时也成就并养活了他自己。

四次落榜,到处流浪

柳三变出身官宦人家,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,说起来他是官宦世家,所以摆在他面前的路当然是科举入仕。他顺利通过乡试,准备参加1009年礼部举行的考试,从此他别妻离子,踏上了流浪征程。

到了东京,柳三变踌躇满志,在他看来功名唾手可得,因为宋朝建国不久,需要大批人才,另一方面,柳三变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。谁知真宗皇帝考前下诏,对“属辞浮糜”的文章,一律不取,这下柳三变恰巧中招,因为他的所谓婉约风格,正属于浮糜之类。柳三变出师不利,于是作词一首,词牌叫做《鹤冲天》,后两句是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,不料这首词经歌妓们传唱,一下子成了流行歌曲,而且长唱不衰,一直到1019年,下一次科考开考的时候,这首歌还在流行。

1019年的考试,柳三变当然要参加,此时的皇帝已经换了仁宗。据说这次考试柳三变还真通过了,临到放榜的时候,仁宗皇帝要对名单过目,一下看到了柳三变的名字。仁宗听过柳三变的《鹤冲天》,知道他写的那两句酸词,于是愤然说道:“且去浅斟低唱,何要浮名!”竟然因此把柳三变给黜落了。

这次考试当然给了柳三变很大打击,但是柳三变并未灰心,他又参加了1024年的科考,这一次他同样名落孙山。柳三变仍未放弃考试,又参加了1027年的考试,同样以落榜告终。直到1034年,他才在50岁的年纪考中进士。从1009年第一次考试,到1034年高中,这段时间跨度很大,花去了他整整25年的光阴,他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,变成了一个迟暮的老人(古代老人的概念要比现在提前很多)。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在福建崇安,离东京汴梁有两三千里路,当时的交通条件,他要提前好几个月上路,才能赶上考试。所以这些年里,他离开家乡,就再也没有回去过。他没有功名又没有固定收入,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。

填词作歌,终成词宗

幸而他会写词,古代文人的作品虽然没有稿费,但是柳三变却可以通过写词获得一些收入,并以此维持他在外游离的生活所需。他的收入来自两个方面。一方面来自官方的收入。当时北宋有一个官方机构叫教坊,掌管教习音乐方面的事务,仁宗皇帝喜欢音乐,常常命教坊为新曲填词,教坊发现民间新的曲调,经常找柳三变为之谱词,而这项工作是有酬劳的。另一方面,柳三变还给歌妓们填词,让她们传唱。歌妓们在酒肆歌楼和演艺场演唱柳三变写的歌,往往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,有很多歌曲都流行一时,为歌妓们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,柳三变当然也可以从她们那里得到一部分润笔。

柳三变得意的还是给歌妓们写歌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写流行歌曲。当时的娱乐圈跟现在的没法比,那些歌妓跟现在的歌手可以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。现在的歌手叫明星,那时的歌妓是贱民,生活在社会的下层,没有地位,没有尊严,属于下九流。当然歌妓跟娼妓还有区别,歌妓只卖唱,不卖身。不管怎么说,当时的娱乐行当还是很发达的,因为当时的北宋赢得了长时间的太平,经济繁荣,社会稳定,这种情况下娱乐业当然会同样兴旺。北宋的都城开封是当时大的都市,住着上百万的人口,那里既有达官贵人,又有商人、手工业者等各个阶层。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娱乐需求,这样歌妓们就有了广阔的市场,也给柳三变这个流行歌作曲家提供了舞台。

柳三变在长期的创作中,逐渐成为圈子里的权威,他不仅是词作方面的专家,而且还是品评家。他对歌妓们的相貌和才艺进行品题,歌妓如果得到他的好评,身价就会倍增。这种情况过去有个词叫捧角,当然现在的歌手更需要权威人士来捧。因此,很多歌妓都会跟他保持良好关系,并且给他提供资金帮助,而这正是他生存所急需的。

但是柳三变的不幸也因此产生。他整天混迹于歌妓这些贱民中间,是没有成就感的,这跟现在的权威大腕截然不同。作为一个文人,他应该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,但是这个路子走不通啊。然而走不通,他也有别的选择,比如选择回家,选择教书,而不是在娱乐圈里跟一帮下九流的人厮混。但是他偏偏选择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。这样做的结果,是让他在艺术上大获成功,因为他置身于歌妓们中间,他自己的地位也跟她们差不多,所以他就可以跟她们同甘苦,共悲辛,写出至情至美的文字。

所以柳三变跟他同时代的所有作家都不同,比如晏殊、欧阳修、苏轼和范仲淹。这些作家都是**,他们写文填词,不过是一种闲情逸致,他们没有衣食之忧。而柳三变则不同,他生活在下层,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,同时还有生存压力。他跟下层人(包括歌妓在内)同呼吸,共命运,所以他的作品才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。这种情况造成了为独特的艺术景观,那就是柳词。可以说晏殊们写的雅词柳三变也能写(事实上柳词中也有不少雅词),但是他写的俗调,晏殊们就是想破脑袋也写不出。

金榜题名,沉沦下僚

柳三变在当时的娱乐圈大红大紫,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。虽然被仁宗皇帝批示之后,他曾经自嘲是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但他做梦都想获取功名,做一个朝廷命官,他一生参加五次科考,就是好的证明。1034年,他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,考中了进士。但他初却被任命为睦州团练使推官之类的小官,按照北宋官制,下级**经过考核有机会提拔,但是柳三变尽管工作勤恳,也颇有政绩,但一直得不到提拔。后来柳三变想了个主意,就填了一首《醉蓬莱》,通过关系呈给仁宗。仁宗“见首有‘渐’字,色若不悦。读至‘宸游凤辇何处’,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,上惨然。又读至‘太液波翻’,曰‘何不云波澄’?乃掷之于地。”不用说,柳三变升官的机会肯定泡汤了。

从1034年高中,柳三变尽心工作十多年,竟然没有升职,他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名字,因为柳三变在娱乐圈太有名了,而那个圈子给他带来的是负累而不是任何积极的促进因素,于是他改名叫柳永。改名之后,他还真时来运转,官职得到了提升,他终于升成了京官,做了屯田员外郎,但是这个官其实也只是个从六品。没多久,他就去世了,不过世人从此称他柳屯田,他终于有了一个拿得出手的称谓。

综观柳永的一生,他都孜孜于功名,可惜到老他才考中进士,却又多年沉沦下僚。他好的年华都是在流浪中度过的,他几十年跟那些地位卑贱的歌妓为伍,让他有了不同于其他文人的独特的经历。这种经历,给了他独特的灵感,让他写成了市井百姓喜闻乐见的俗词艳歌。独特的生活,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柳词,使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放射出独特的光芒。

参考文献:

(宋)柳永:《柳永词集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9年

(宋)欧阳修、(宋)王辟之:《归田录 渑水燕谈录》,浙江古籍出版社,1984年

谢桃坊:《宋词概论》,四川文艺出版社,2016年

以上就是柳永原名是什么的内容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